Discuz教程网

1号店千名员工离职背后 还有多少机会翻盘?(二)

[复制链接]
authicon 杨某然 发表于 2015-10-14 10:18:26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两个分水岭:股权结构是阿喀琉斯之踵
在长达一个月的时间里,成功力场小编围绕这一个问题,采访了10几名1号店曾经的和现在员工,包括创始员工和从沃尔玛空降的负责人,试图厘清1号店的过去,以及“沃尔玛牌”1号店的未来。
50岁再次出发创业的他,搬出戴尔为其租的豪宅,带着自己的员工甚至太太,奔走于小区、地铁站、写字楼附近散发销售目录,想象着订单会像雪花一样飘来。“传统超市推广用的就是销售目录和海报。”一号店创始人于刚说,在创办一号店前,于刚曾任戴尔全球采购副总裁和亚马逊的全球供应链副总裁。
上线前,1号店花了3个月时间做了一本销售目录,全体人员外出派发,然而,理想总是美好的,现实却是骨感的。2008年7月11日,1号店正式上线。这一天的订单总量只有10多个,而且都是自己员工下的测试订单。在这之前,他们已经烧掉了100万。
之后,于刚开始摸索到电商的思路,1号店先后在天涯网开通天涯1号店,与新浪家居购物频道合作,频繁地与游戏网站、社交网站、门户网站进行合作。用了两年的时间,将年销售额从417万做到了8.05亿。
但是,就在1号店进行快速扩张时,食品饮料等快消品的先天缺憾开始显现:SKU(品类)多,客单价低,物流成本高,订单越多亏损越大。
单凭于刚、刘峻岭两位创始人的原始积累,已经没有办法维持1号店的快速扩张。一位当时在1号店就职的员工对成功力场小编说,于刚一直是一位理智型的老板,但就在资金面临短缺的那段时间,老板的心态越来越差,开会时总是发火。
2010年,正值电商的寒冬,同样在垂直领域摸爬滚打的京东已经做到十几亿的流水,但估值只有四五亿,刘强东融资也十分困难。苏宁用自己的钱熬,当当网跑到美国上市融资。就在那年5月,深圳平安用8000万元换得了1号店80%的股权。
“当时于刚的想法是要将1号店尽快扩张,最终目标是上市,选择平安是无奈之举,也可以说于刚缺少了一些赌性。如果他跟刘强东一样坚持不让出控股权,把电商这个寒冬熬过去,也许就能引来财务投资。”一位接近于刚的创始元老对记者如是说道。
无论如何,平安是雪中送炭,在入股1号店后,平安利用自己的资源帮助它成长,内部员工福利,平安会员的福利,都在一号店上采购,1号店还与平安万里通合作,平安信用卡客户可以用积分在1号店购买商品并享受一定折扣。1号店引进平安资本,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看中平安的客户资源,但这位保守的金主也没有赌性,并不能承载1号店烧钱扩张的野心。
2011年5月,沃尔玛入股1号店,占了17.7%的股份。同时,沃尔玛也向1号店派驻了大量总监级别的高管,王欣磊所在的沃尔玛电商团队也在这时正式进驻1号店。
于刚从来不避讳承认1号店走了弯路。2012年,他曾在媒体上分享电商领域经验时谈到了四个误区:一是只要有流量,就会有销量;二是好的线下零售商线上也能做好;三是只要抓好了某一个关键点顾客体验就好了;四是只要规模做大了成本自然就降下去了。现在读来,可以看出沃尔玛和1号店融合的不和谐音符。
经历两轮的股权稀释,于刚刘峻岭难逃沦为职业经理人的命运。
据当时1号店的员工回忆,沃尔玛进来后,财务审计、法务等团队都由沃尔玛直接派驻,挚肘在所难免,创业团队的氛围也渐渐消失。
2014年是电商行业的一个分水岭,群雄逐鹿的混战基本结束,随着马云和刘强东先后赴美上市,双寡头局面定音。没来得及抓住最后的时间窗口期上市的1号店、易迅网也尝尽了成王败寇的滋味。这也是1号店的分水岭。




上一篇:致青春-二 商业完整【GBK版】 价值398元(2015.10.10更新)
下一篇:注册域名时候的省钱技巧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1314学习网 ( 浙ICP备10214163号 )

GMT+8, 2024-4-25 09:30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